专注家禽屠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专注于品质,用心做好产品
全国咨询热线:18953388586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对策及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来源:竞技宝测速站官网    发布时间:2023-09-28 13:14:54

皖西白鹅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与四川白鹅、太湖鹅、雁鹅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相比,皖西白鹅产业...

在线咨询全国热线

  皖西白鹅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与四川白鹅、太湖鹅、雁鹅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相比,皖西白鹅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本文就皖西白鹅品种保护、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基础优势和短板劣势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实施皖西白鹅良种繁育工程、科技引领工程、强链补链工程、品牌文化工程,强化规划监管服务、资金政策服务等对策,旨在全面深入推动皖西白鹅产业振兴。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是中国优良的中型鹅种,以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特别是羽绒产量高、品质优著称,是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地方畜禽优良品种之一。作为主产区的六安市裕安区,近年来在皖西白鹅自繁自养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羽绒、羽毛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养殖基地和加工公司不断壮大。但良种繁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比较优势不足,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因地制宜地推进皖西白鹅产业振兴成为当地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六安市裕安区拥有省级皖西白鹅种质资源保种场 2 家,存栏家系核心群种鹅 1.35 万只;父母代种鹅场 12 家,存栏家系核心群种鹅 4.5 万只。以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皖西白鹅省级保种场,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以及皖西学院的技术上的支持下,针对皖西白鹅产蛋性能低、品种混杂、种质退化严重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包括皖西白鹅高产品系的选育,产业技术探讨研究、引进、示范推广和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开发工作,该公司现存栏种鹅 7 200 只、商品鹅 12 000 只,拥有自动化生产线 种质资源相关研究

  通过采用保种场家系留种、运用分子手段,对皖西白鹅种群进行遗传力和多态性的检测。研究之后发现,不一样的温度对于皖西白鹅的孵化率有影响[1]。分别利用繁殖性能高的四川白鹅、太湖鹅、豁眼鹅作父本,以皖西白鹅作母本进行杂交,再用 3 个杂交组 F1 代为母本,以皖西白鹅为父本进行回交,再与皖西白鹅作对比,根据结果得出杂交后代繁殖性能提高[2]。从 9 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 6 对引物对 49 只皖西白鹅的 DNA多态性进行仔细的检测,分析等位基因组成,计算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根据结果得出皖西白鹅保种群遗传多样性一般[3]。采用 PCR-SSCP 法分析皖西白鹅 PRL 基因,在外显子 2 发现 1 处 C-T 碱基突变。经检验,群体在该位点处于 Hardy-Weinberg 不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PIC=0.372)说明群体处于中度多态水平,表明皖西白鹅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存在近亲繁育[4]。对皖西白鹅FSHβ 基因外显子 3 序列进行 PCR-SSCP 分析,发现1 处 C-T(126)碱基突变。群体在该位点处于 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PIC=0.200 6)表明群体在检测位点具有低度多态性,说明皖西白鹅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繁育,没明确的选育目标且系统选育程度不高。

  皖西白鹅前期生长较快,在农村较粗放的饲养条件下,70 日龄体质量达 5 kg,120 日龄达 5.5 kg 以上,240 日龄达 7.0 kg 左右。成年公鹅平均体质量7.0 kg,最大公鹅达 9.5 kg 以上;母鹅平均体质量 5.5kg。240 日龄放牧饲养和不催肥的鹅,其半净膛和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 79% 和 72.8%。

  通过工厂化饲养管理,加强营养调控,干扰抱窝性能,年产蛋量为 27~30 枚,每枚蛋重 140~160 g,最大蛋重 215 g。公鹅 180 日龄性成熟,但配种多在240~300 日龄以后;母鹅 180 日龄可开产。近年来依靠皖西白鹅原种场的设备和技术力量,通过人工孵化,有效提升了种蛋孵化率,节省了饲料消耗。

  通过活拔羽绒,一只鹅每年能产羽绒 300~500 g,其中产绒毛量为 40~50 g,羽绒羽毛制品是提高皖西白鹅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把皖西白鹅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呈现出种质资源保护有力、标准化养殖比重增加、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增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态势。2022 年,全区皖西白鹅饲养量达 360 万只,其中出栏 285 万只、存栏 75 万只;羽毛羽绒产量近 1 500 t,年交易额 15 亿元;产业链相关企业年产值近 45 亿元,约占全区农村经济的 13.4%,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纯收入达 5 000 元。

  2022 年投入 1 000 万元实施“皖西白鹅产业+金融+科技”发展试点项目,从组建皖西白鹅种鹅核心群、开展肉质风味与营养提升和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活动、嫁接农村金融资源、搭建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平台、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研究与应用鹅病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区域性公共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予以支持,有效助推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皖西白鹅全舍饲、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养殖方式全面兴起,种鹅反季节繁殖、商品鹅标准化饲养、鹅饲草种植应用、疾病综合防治、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鹅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获得较好推广运用,种鹅年产蛋量及孵化率得到较大提升。六安市胜缘食品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联合成立皖西白鹅产业发展技术研究院,深入推动鹅肉食品深加工研发技术,开发出系列皖西白鹅特色产品。全区白鹅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65%,比畜牧业高出 4 百分点。

  全区已注册规模化皖西白鹅养殖企业 500 家,其中年存栏 1 000~10 000 只养殖企业 362 家,年存栏逾 10 000 只养殖企业 11 家;现有羽绒羽毛加工公司110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24 家;现有各类经营主体112 家,其中皖西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 32 家、家庭农场 80 家。六安市裕安区军明种鹅养殖场、六安红新禽羽有限公司、六安市宝祥羽毛制品有限公司、六安市胜缘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皖西白鹅养殖、食品制品加工公司逐步发展壮大,配送到上海、无锡两地的皖西白鹅等畜禽预制菜 8 t/d 左右,以皖西白鹅羽绒、羽毛为原料的羽绒服、羽毛球等制品远销海内外。

  皖西白鹅已列入《全国家禽品种志》,肉质鲜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属“白肉”系列,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羽绒质量极佳,绒朵大,膨松度高,保暖性强,堪称世界之最;鹅翎韧性极佳,硬度与弹性适中,是制作高档羽毛球的首选材料。皖西白鹅慢慢的变成了六安名片,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六安市优势农业产业、绿色食品代表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皖西白鹅规模化生产起步较晚,裕安区仅有的2 家省级皖西白鹅种质资源保种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种鹅的选育工作及供种能力不够。加之近年来从外地引入其他品种杂交和盲目活鹅拔毛,导致农户散养的皖西白鹅个体发育参差不齐、外貌体型差异较大,特别是散养的种鹅繁殖率有下降趋势,有的种鹅群年产蛋仅 18~20 枚,且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低。

  目前,裕安区白鹅养殖中皖西白鹅占有量不到50%,食品加工公司加工白鹅制品中皖西白鹅仅占30% 左右,饲养辐射范围为周边 100 km。究其原因,皖西白鹅与四川白鹅、太湖鹅、雁鹅以及杂交鹅等相比,饲养周期相对较长,饲养成本相比来说较高,产蛋率相比来说较低,经济效益与其他白鹅品种相比不占优势,成为制约皖西白鹅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随着稻虾综合种养面积扩大,加之动物疫病复杂多变、养殖风险增加,白鹅的养殖空间及覆盖面减少,年出栏量一直徘徊在 280 万只左右。同时,皖西白鹅具有季节性繁殖习性,反季节鹅苗生产技术虽已突破,但目前尚得不到大面积推广,传统养殖模式休产期较长,不能确保全年连续饲养。活鹅不能常年均衡供应,白条鹅、鹅肉深加工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也受到制约。

  在全区鹅产品加工领域,羽绒加工产量总体稳定,但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不多、知名品牌较少;羽毛球生产多是贴牌加工,缺乏自主品牌;肉制品多是腌制,虽然近年来开发了卤制品和预制菜,但产品深加工相对滞后,市场不大。同时,总体投入不足,产业品牌培育宣传不够,科学技术创新力度有待逐步加强,未能建立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是推进皖西白鹅产业振兴的基础。运用先进的保种技术和方法健全有代表性的保种群,逐步加强皖西白鹅品种保护;强化高产配套系选育,进一步培育优质高产品系;健全皖西白鹅制种体系,充分的发挥品种(系)杂交优势,实行商品鹅杂交化,生产规格一致的商品鹅苗,进一步满足产业化发展对种源的需求。依据市场需求,实施“皖西白鹅绿色养殖降本增效示范项目”,在皖西白鹅商品鹅养殖过程中改变饲养环境、调整饲料配方,经过 4~5 个月优化饲养达到原来 7~8 个月常规饲养的生长品质,切实解决皖西白鹅与其他白鹅品种相比饲养周期相对较长、饲养成本相比来说较高、市场比较优势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展羽生态省级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展示(应用场景)基地,发挥皖西学院复合型科技特派团作用,加大皖西白鹅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不断的提高农村基层科技服务能力,通过技术培养和训练、示范带动等,大力推广皖西白鹅先进实用生产技术,促进物联网养殖、农牧结合、反季节繁殖、资源化综合利用等一体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改变传统饲养习惯,降低饲养成本,推进绿色养殖,提高饲养比较效益。加快皖西白鹅产业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有效地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市场供求、先进的技术、重大疫情等信息,指导他们合理的安排生产、科学养殖,降低市场行情报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利用皖西白鹅产业链“双招双引”扶持壮大现有重点白鹅企业,打造一批市级、省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发展。全力发展皖西白鹅专业养殖大户、规模化养殖场、规范化养殖小区及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推行订单养殖,扩大存栏规模。根据不同消费者需求,不断开发皖西白鹅深加工系列新产品、休闲食品,推行分割分拣分装及礼品袋、小包装,实行专业化屠宰、流水线生产。针对不同花钱的那群人,加大鹅商品市场开发力度,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如抓住与上海对口合作机遇在上海设立皖西白鹅制品销售点或利用蜂狂购、义利康等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皖西白鹅制品网上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长三角地区重点餐饮行业适时推出皖西白鹅系列特色菜品,扩大高端消费影响。

  大力推介皖西白鹅美食文化,如在新闻媒体推出皖西白鹅美食节目,开发四季烹饪方法,宣传皖西白鹅肉质特色,改变传统腌制食用习惯。大力推介皖西白鹅羽毛文化,支持一些羽毛球加工公司联合建立国际大品牌产品基地,加大皖西白鹅高品质的产品宣传力度,借力打造皖西白鹅品牌。结合外出招商推介,开展美食文化、羽毛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系列活动,推进皖西白鹅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扩大皖西白鹅品牌影响力。办好中国(六安)国际羽绒节,推出产品展销试用、专题走秀演出、专线旅游体验等活动,丰富羽绒节内容,吸引更多关注。

  制定《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科学指引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构建产、加、销全链条体系,同时强化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常态化发展,确保把规划落到实处,实现皖西白鹅产业体系不断巩固壮大。统一标准生产,尽快完善《皖西白鹅健康养殖标准》,按照统一的标准管理流程组织好饲养、防疫、产等,确保皖西白鹅的品质和特色。统一质量监管,建立皖西白鹅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加强过程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确保皖西白鹅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有效保护好皖西白鹅质量品牌,真正让我们消费者放心消费。

  加大对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对皖西白鹅养殖户的信贷门槛,提高信贷额度;实行以奖代补措施,加大对皖西白鹅养殖户的贷款贴息;扶持皖西白鹅孵化育雏基地建设,协调降低皖西白鹅饲养、生产等用电价格等。各类支农资金要重点向皖西白鹅产业倾斜,持续不断的增加产业开发投入,通过对养殖用地、生产经营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加多社会资本向皖西白鹅产业集聚,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的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作者:万长兵)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产业规划咨询,成名于国家级新城新区规划全链咨询。专注于产业及产业园区大数据、咨询、规划、设计、招商、运营托管。